《造局者》讀後心得:請持續更新腦中概念、擁有後設認知與訓練注意力

這篇讀後心得不解釋作者的說法,而是思考為何建構框架要注意那三要素,最終建議持續更新腦中的概念、擁有後設認知、並訓練我們的注意力彈性,用這個大腦思考框架來更新我們腦中的思考框架。

SeeJay Huang
Nov 19, 2021

Frame是框架,而Framer是造局者。人們熟知的《快思慢想》,其書中解釋的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是指人們的一種認知偏差,容易受到情境描述中的框架所左右,此框架就是用某種角度的解釋方式。既然有此現象,我們該如何是好?造局者作者建議我們要有能力主動選擇與決定何時應該使用哪種框架,並注意這三個建立框架的要素:因果關係、反事實思考的能力與訂出限制條件。然後呢?就接受這三點?

圖片取自 readmoo 造局者:思考框架的威力

思考框架「也」是什麼?

作者從建構框架的要素來談,確實有吸引力,但是不諱言地,這樣也是框架,一種看事情的方式。

怎麼這樣說呢?我注意到書中其實也講了思考框架的其他名稱:模板、抽象概念、再現(representation,不知作者指哪個,或許是心理表徵 mental representation)、基模

接著作者舉例說這些都是思考框架的實例:民主制度、君主制度、精實生產、目標關鍵結果、宗教、不信神、法治、強權即公理、種族平等、種族主義。

有沒有覺得,這些不就是概念嗎!

Photo by Mika Baumeister on Unsplash

也提到鄂蘭用「立場」描述思考框架。

關於另啟思考框架,作者也講到「另啟對於『另啟思考框架』的思考框架」,一個有點繞口的說法!然而,這不就是抽象概念的多層次特性。

從溝通的角度來看其他人與事,這不就是 NLP 的後設模式嗎?是模式的運用。從語言的角度來看,不就是著名催眠師艾利克森的Milton model。

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然後呢?這又如何。

為了建立思考框架,我們除了搞清楚「大腦思考框架」本身(前面後設認知是其一),還要學會所有在這個「大腦思考框架」運作所需要的其他思考框架(前面提示的概念),它們是支持大腦這個思考框架的重要內容。

思考框架是分類

這樣我理解到,大腦中的思考框架是內心對於所知、所見、所聞(會被寫入記憶形成概念或是被提取),進行思考與判斷的模式的分類與歸類(這是運用腦中已知的概念)。要注意是分類與歸類!我們會怎麼想,內容可能是千變萬化,而我們長久接觸的環境與習慣往往讓我們產生了某種模式;一旦形成模式(只是少數),而特殊化,就容易被我們歸類為一種思考框架!(就可以用少數模式來運用到多數的實例)就能夠用語言來溝通、來思考、來分享那種概念、或是那種思考方式。歸納這些思考框架,我們可以理解到一切的背後有一個大腦思考框架在作用。

當我們在看事情時,工作記憶也會同時取用輔助目前認知所需要的概念,例如我們讀書時,同時也在瀏覽、在腦中找文字的意思、模擬文字的描述,也可能在感受情緒。同時一定會有閱讀習慣,例如有人習慣讀到一個段落就會進行總結、概括;或者有人會完全投入情緒,被作者的說法所引導,反之有人是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去理解作者在寫什麼;也有人會猜測作者的用意,來體會作者為何會寫出那樣的描述。

上述這樣的閱讀習慣來自於心態或是立場,這樣的思考模式來自後設模式,或者講大腦中已經存在的某些認知能力。依據強納森.柯恩的定義:「認知是根據內在目標,來組織思考與行動的能力」,只是我這裡強調分類與歸類的行為,是認知的認知,也就是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也有人翻譯為元認知)。

Photo by Michał Parzuchowski on Unsplash

三個要素又是怎麼來的呢?

我們已經看到了概念與後設模式,學習新的概念就是去更新我們腦中的認知模式,進而影響我們的思考習慣,讓人看起來就像是有一種思考框架一般。

而主動建立思考框架,就是去運用後設注意力,來提醒自己的意識。當那個概念已經寫入程序記憶或是某些腦神經網絡已經形成聯想,就可以在無意識中去自動地用某種習慣的思維模式來思考。

這表示某種思考框架,就是念頭依循著某種思考路徑在流動。當某個念頭會往其他相關的念頭流動,就表示這念頭之間存在著某種關係。關係的種類可能是有因果關係或是沒有因果關係,也可能只是時間順序關係、空間關係、從屬關係、逆向思考等等。這講出了「因果關係」與「反事實思考」,有多種關係,不只是單一個因果關係。

限制條件呢?

取自網路!

過去我用群論來看念頭,「二選一」的選擇情境其實不是二選一,它隨著限制條件的不同,呈現多種選擇的樣貌;當我們的意識只注意到「非黑即白」的偏差,我們只是在選擇「要或是不要」;若意識到其實可以不選,那麼能抗拒「刷卡或是付現」的話術,辨認出它所引導出必然的購買行為;或者超越的方式,以「正反合」來找出令雙方滿意且更高層級的選擇,是兩方共同在意的目標;更厲害的是「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兩種二選一,其中e是單位成員,a, b是群裡面的兩個成員。(A)圖有預設選項b,它就是e。(B)圖有很多念頭流動的路徑,然而一般人可能只用了其中少數兩條而已,從e →a,或是從e →b。這樣可以解釋限制條件的存在。

上述四種選擇,它的限制條件漸次地放寬鬆。這解釋了不同的限制條件影響了不同的思考模式,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思考框架。

但是,是什麼形成了限制條件的變化呢?我認為是注意力,因為限制條件是表象,而其作用源頭在注意力。(前面講因果關係時,提到念頭的流動也與注意力有關)

這樣三個要素都解釋了。也點出了大腦的三個特性:所知概念是基礎、注意力會引導念頭的流動、後設認知(元注意力)幫助反事實思考。

結論

這篇看起來一點也不像心得感想呀!幾乎沒有講到書中的內容,怎麼好像是用《造局者》在印證我的想法呢!或者可以這樣來想:我是拿著造局者的思考框架來套用到大腦的思考框架,來找出三個要素的解釋。從我的這個說法,這三個要素可以說是念頭的現象、特性,因而我們可以用此特性來建構大腦中的思考框架。

也就是說我們需要一個有效的基本思考框架,來解釋我們「大腦的思考框架」,並用來更新我們「腦中的思考框架」;而我大膽地猜測,大腦的思考框架細可分為三個部分:已知概念、後設認知模式的運用與強化注意力彈性。

如此很明顯地,我們需要持續更新腦中的概念,運用那些概念的後設認知而擁有自動化的後設模式,並且訓練我們的注意力彈性,來讓自己的注意力範圍是可被自己控制。

雖然本篇沒有解釋太多書上的知識,這篇反而用其他知識來高角度地看待書中的知識,是用不同的方式,超越地來看書,是另類的分享。

後記

這篇在推論過程沒有足夠的說明,有些跳躍,例如注意力的部分。我只是將大約的想法寫出來,想要強調我們在建構大腦中的思考模式,應該注意大腦思考的模式,文章中稱此為大腦思考模式。

思考框架是從較長的時間跨度來講,我們的思考模式久而久之漸漸形成了眾人認同的思考框架。講白來它的背後還是概念。

從短時間的跨度來說,錨定效應也是受記憶的影響,只是該記憶是短暫時刻之前的某個概念。我們思考受到脈絡的影響,也是一樣。因果思維這般喜好順向推論的因果律,不是也是如此。

這背後的大腦機制還有很多,或許是專注力與注意力、預測與模擬、分類與歸納、和大腦的警戒模式在作用。

--

--

SeeJay Huang

熱衷於思考~邏輯、批判性思考、認知心理學、腦科學等等。目前研究批判性思考、雜阿含、金剛經、與行為經濟學。fb.me/seejay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