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見、捷思法與認知偏誤

SeeJay Huang
Dec 2, 2020

--

丹尼爾・康納曼所寫的《快思慢想》,提到三種捷思法(heuristics,也翻譯為捷思、啟發法、捷徑、直觀法),我們不要因為它會引發很多的認知偏誤(cognitive bias),而認為它是壞東西,它對於我們的生存居功厥偉,我們常用的成語、諺語、格言,甚至常識都是捷思法。而認知偏誤的另一個白話說法是「人的不理性行為」,這正是行為經濟學的核心,想學投資而不了解這個理論,是幫助不了自己的。這裡就來利用圖表(也是一種捷思法),來表達我的理解,類似金剛經中的「能見」與「所見」。

主要參考的書籍是《快思慢想》與有野典男解釋行為經濟學的《有限理性》。三種捷思法是:可得性捷思、代表性捷思與錨定捷思。

可得性捷思

可得性捷思(availability heuristic, 亦稱做可用性捷思、可用性捷徑)。是從記憶中立即找出可用的事例,以此進行判斷。

從腦科學我們理解到兩件事:我們有看見事物的能力,所看見的東西是經過大腦處理過的。在我談論金剛經的文章中,我簡單地稱它們為「能見」與「所見」,外在的事物經過知覺器官(眼睛、耳朵、鼻子、舌頭、皮膚等等)進入腦神經各個區域,再進入意識中,我們的注意力(或是意識)往往放在所見到的東西上,偶而才認知到自己知覺的能力有所限制。人們的各種知覺能力,有可能在各種「能想」與「所想」上出現偏差的情況,例如:辨認與分別的能力、情緒與感受、思考與推理、心理的作用、多種認知行為等等。

在圖一中以「能想」代表回想與思考推理的能力,「所想」代表過程中所獲得的內容。每個人的經驗、記憶與能力有差異,因此在「能想」能力的「流暢度」表現不同;內心對此可以做不同的解讀,例如容易想到的事是為熟悉,否則是陌生,感受上就可能將此熟悉的事物解讀為重要,反之對於陌生的事物則認為它們不重要。但是這樣是錯誤地將「流暢度」做轉化解讀,實際上並不是如此,這樣就形成「認知偏誤」。

圖一、所想受限於記憶,再加上沒有意識到「有未知存在」,所想到的內容就有偏頗而不足夠有代表性。從整體的角度來說,是內容有刪減,當我們跳脫出來看「有刪減」的內容,就會有促發或是暗示的作用。

從「所想」的角度,當我們對於想到的東西特別有感情,或者它特別突出,就會繼續關聯腦中合得來的記憶(過去深刻或是最近的經驗、常識、情緒反應、感受等),而產生新的解讀,甚至腦補,如果有抽象化思維,可以從一個領域跨到另一個領域而得到創意發想。當然也可能因為自我感覺良好、存有偏見、短視而很快地停止聯想思考,只得到過往經驗範圍內的反應。

上述圖片中,有一點要特別解釋一下,我們所想受限於記憶,再加上注意力只在片面上,並沒有意識到「有未知存在」,所想到的內容就有偏頗而不足夠有代表性。從整體的角度來說,是內容有刪減,當我們跳脫出來從第三者客觀地來看有刪減的內容,就代表應該會有促發或是暗示的作用。

例如當我們詢問夫婦雙方對於家庭整潔所做的貢獻時,腦出浮現的是自己做了哪些事情,沒有去想對方做了哪些事,接著將這些事解讀為貢獻。做了什麼事情,這是事實是沒有個人看法在其中的,而當事情被解讀為對家庭的貢獻時,就有個人的價值判斷在其中了,不同的人會存在著看法的差異。

圖二、將事情解讀為貢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不是只在想到的事情上做自我解讀,也可能是想的方式出了問題,或是記憶中存在著偏頗,例如以下的問題:恐怖攻擊的傷害大,還是車禍的傷害比較大?

圖三、屬性替代

這個例子從合得來的記憶中直接感受了當初看見恐攻畫面時的恐怖氣氛,壓過了車禍的印象。這個偏見可能存在於過去記憶、回想能力、對於回想能力的感受、與對於回想出來的東西的感受等等。

再舉個例子,在四頁小說中,對於七個字母的單字,其中結尾為 ing 的有多少個?第六個為 n 的單字有多少個?由於很容易想到結尾為 ing 的單字,這個很容易的感受被解讀為「多」,因此實驗得到的平均值分別是13.4個與4.7個。但是注意到其實 ing 中的 n 剛剛好就是在第六個位置上,也就是說第六個是n的單字一定會比較多,這形成了所謂的合取偏誤(conjunction fallacy)。

這個過程從「所想內容」多做了一個「屬性替代」的過程,我將它白話的解釋為「解讀、腦補」,如下圖四。如果覺察力夠,是有機會在過程中覺察到問題,而停下來好好縝密思考(系統二),就能避免這個偏誤。

圖四、合取偏誤

上面是對於「所想」的解讀,而對於「能想」的解讀,我們可以以「後見之明偏誤」來理解。事情發生之後,我們意識中覺得這個事情以前有想到過,而有熟悉感,也可能是過程中的記憶扭曲了,而認為自己已經知道事情發生的必然性。

圖五、後見之明偏誤

從上面我們看到可得性捷思不是問題,問題是我們怎麼去解讀它的內容,捷思只是一個工具,那麼可能有哪些因素呢?我們解讀慣性,是腦補、想像能力,過往經驗、情緒、所知知識與常識、深刻體悟等等都是可能繼續引發或是促發(priming)念頭的因素。

圖六、易取得性與屬性替代

上圖六用所謂的「易取得性」來理解。對於外在的刺激,我們可能不容易回想,反而是其他的關聯記憶、情緒等等我們會更快速地反應,這樣就形成了所謂的「情意捷徑」(mental shortcut)或者「情意捷思」,是用感覺替代了所想的內容,如圖七。轉化了所想的事實面,成為情緒或是感受,更帶有個人價值判斷,是扭曲了看法,要小心這個感受是否是有足夠的代表意義。

圖七、情意捷徑,用感覺替代所想

上述將可得性捷思法從「能想」與「所想」再加上「屬性替代」的概念,可以用此方式來理解那些與可得性捷思有關的認知偏誤。這樣的說法仍然可以用來解釋代表性捷思。

代表性捷思(表徵捷徑)

代表性捷思(representative heuristic)又翻譯成表徵捷徑,因為代表性這字的英文就是表徵的意思,這表徵就是有代表性的概念,而心理表徵特別用來指內心所認知到的概念,這樣有別於具體事物的心像。哈拉瑞在《人類大歷史》提到人類之所以有異於動物,在於人們能夠使用虛擬的概念進行溝通,藉此說法,我們可以將這代表性或是表徵想成虛擬的概念來想,拿以下的例子來說,當人們看到畫面中的多種物品,人們會得出「要旨」或是「歸納」、「一般化」而說:水果。這樣來說,我們時時在辨認、分辨、分別我們所見的事物,也可能同時在推理、歸納、一般化所見的事物。這似乎意味著,我們腦中存在著一種「推力」,讓我們往確認的方向去的推力!

圖八、代表性(表徵)

而會這樣是因為每個物品都是熟悉的,並且都投射到水果這個「類型」上,從 AI 模型的角度來說,底層的類神經網路用來辨認形狀,而高層些的類神經網路則辨認「類型」,更高層類神經網路將它「解讀」為「水果」。這樣的方式是一層一層的從具有「能見」能力類神經網絡送出它的「所見」給高層級的類神經網路當作輸入,去做一樣的事情。

舉「賭徒謬誤」為例子,因為缺乏正確的概念,而直觀地引用「連續出現相同面的機率很低」這個概念(心理表徵),這可能出在活化記憶的直覺過程(系統一)或是推理出來的情況(系統二)。此處將正確的概念用在錯誤的適用範圍是扭曲了想法。

圖九、賭徒謬誤

上述是缺乏正確的概念,均值迴歸偏誤則是用了錯誤的概念,第一次考試的結果在老師心中形成了每位同學的能力印象(心理表徵),在老師的經驗中,斥責考差的同學,他們下次通常就會考的較好,而稱讚考優的同學,他們下次通常就變差,這個原因其實是同學成績往能力的平均值靠近的傾向,而不是因為稱讚或是斥責所致。是經驗形成錯誤的概念而不自知。

圖十、均值迴歸

代表性捷思有一個更常見的基本比率忽視(base rate neglect)的問題。基本比率是「先驗機率」,以檢驗癌症的惡性腫瘤為例子,統計上而言,如果發現的腫瘤為惡性腫瘤(癌症)的機率是1%,而檢驗過程存在著準確度變化,當腫瘤是良性時,準確判斷為陰性的機率是90%,而當腫瘤為惡性時,準確判斷為陽性的機率是80%。用以下的樹狀圖可以很容易的理解,每個分支加起來都是100%,而分支以下就是在該分支已經發生的情況;藉此我們可以很容易地從最高的分支機率累積乘起來,而得到各個子分支的機率。那麼當驗出陽性時,真的為惡性的機率是多少,就很容易如下圖十一的方式來計算。

圖十一、代表性捷思與基本比率忽視,貝氏更新得到驗出陽性而真實為惡性的機率為7.5%,不是忽視基本比率心理的80%,兩者存在10倍以上的差距。

這個圖正好來解釋一般人可能忽視基本比率,而以偵測為陽性的比率80%來當作上述條件機率的答案;但是經過計算,實際上應該只有7.5%,這樣有十倍的差距,這對於人們的感受是不小的差距。

有了錯誤的認知(80%),自然可能有錯誤的判斷與決定,而發生錯誤的屬性替代。用下面的回想路徑來思考,一開始就想錯而誤認為80%是惡性腫瘤,再加上缺乏基本比率的概念而無法修正想法,因而停止思考。

圖十二、基本比率忽視的發生過程

上述還有一個問題存在,康納曼特別又增加一個例子,來解釋因果基本比率。下面的計算如同上述惡性腫瘤的計算一樣,沒有差異,但是忽視基本比率的關係,可能導致一個問題:「誤將有關係當成有因果關係」。

下面的例子可以這樣來解讀,計程車顏色的比率是會影響指認正確的機率,但是若無此觀念,人們可能直接認為辨別顏色能力的指認就是主因。

圖十三、代表性捷思與基本比率忽視,忽視了基本比率的人,會以80%為心理表徵,但是經過貝氏更新後只有41%。

此條件機率是在問認出藍色計程車是肇事車的機率有多少?但是上圖中的計程車顏色的「數量」比率並沒有帶給人們多大的衝擊,當基本比率改成「肇事」比率時,這個綠色肇事率高剛好引起人們的注意而做出足夠的機率修正。但是事實上,條件機率的結果完全沒有改變,只是人們對於文字的理解改變了。這裡的本質沒有改變,我們也可以從框架效應中提到的不變性來理解。

圖十四、因果基本比率,故事的寫法導致人的注意力注意到基本比率

從下圖的回想過程來看,只是因為剛好基本比率與問題都有「肇事」字眼,受試者因而會用「綠色計程車肇事率高」來修正藍色計程車的肇事機率。

圖十五、因果基本比率偏誤

錨定與調整(錨定效應)

關於錨定捷思(anchoring heuristic),依據《有限理性》第82頁的說法,他們提到康納曼與費德里克將「錨定與調整」從捷思名單中剔除了,但是他們從定義上認為,定錨點是指判斷者容易取得的資訊,錨定效應是從直覺取得,仍然是屬於捷思法。

我們將錨定效應的觸發過程畫成如下,先有直覺,然後經過調整,但是調整不足,導致所想與事實有差距。

圖十六、錨定與調整(錨定效應),直覺的產出優先於所想,直覺經過調整,但是仍然不足

錨定效應的例子很多,這裡就不再畫圖了。只是簡單的列出:

  1. 立即回答8x7x6x5x4x3x2x1的數值是多少,受試者回答的中位數是2250。另一組受試者的問題是立即回答1x2x3x4x5x6x7x8的數值是多少,受試者回答的中位數是512。正確答案應該是40320。
  2. 建議售價對於實際售價為定錨點。
  3. 記憶猶新的股價、股價的本益比、相關類股可能成為投資人的定錨點。
  4. 眼前的任何數字(學號、羅盤)都可能是下一個決定的定錨點。

錨定點改變就如同注意力改變、參考座標的原點改變,所有價值判斷也都跟著改變了。而前面捷思法的屬性替代也是一種注意力改變,框架效應也是有同樣的作用存在。

捷思法與經驗法則

前面從人腦認知過程的角度來看捷思偏誤,我們可以看到當「屬性替代」發生之後,認知偏誤的形成過程;有了這樣簡單的概念模型,我們就可以來反思如何改善與利用捷思。

第一個限制是我們腦中的知識與經驗有限。不認知到此限制,單純地思考所得到的念頭自然是有偏差的。此時,我們只能說我們沒有注意到的地方存在著未知的東西,也就是不確定性,這概念是所謂蘇格拉底的「無知之知」,知道自己有不知道的東西,而不強迫將模糊的未知做假的確定性,避免造成「假確定性偏誤」。

下圖假設什麼都是80/20的分佈,用貝氏更新來計算人們自以為的已知與自以為的未知之中,真的已知與真的未知是多少比例。這樣是來看「如實知見」與「無知之知」。(不過這個分析仍然是有偏見的,其中少了倫斯斐所說的「未知的未知」。

知道的太少,又不求知的人們,他們的未知中誤認未知與確認未知各佔一半,充滿不確定性。而他們的已知中有大部分是被誤認為已知的,這是最危險所在。

圖十七、以80/20的分佈來看人們的已知與未知造成的影響。知道的太少,又不求知的人們,他們的未知中真的已知與未知各佔一半,充滿不確定性。而他們的已知中有大部分是被誤認為已知的,這樣很危險的。

第二個限制則是缺乏正確的記憶提取過程,這是系統一,是快速而直覺的方式,或者當注意力發現問題,也可能切換到系統二來做縝密的思考。這過程會受無意識的影響,最單純的問題在於注意力的切換上,我們平常閱讀使用專注型注意力,而只看到文字內容,可能忽略了句子本身,這樣就是一種偏見,因而,「總是反過來想」的策略是有幫助看清問題的。例如,「認識自己」暗指了「你不認識自己」,不然為何要說這句話呢?「出生」就是開始走向「死亡」,缺乏正確的記憶提取過程是否是指現在的方式有錯呢?

要改正第二個限制,需要有覺察力來發現問題所在,此覺察可能來自內在自我或者是外部他人的提醒與幫助。這又是一個大的議題,值得研究,在往後有時間再來補充說明。

當我們認知到自己的無知,而努力的學習認知、邏輯與推論等等道理,我們改善了確認已知與未知的能力,此時我們的已知與未知可能變成如下,即使此時我們的知識量仍然很少,但是我們自認為未知的部分幾乎都是真的未知,而自認為已知的部分則是充滿不確定性。

圖十八、我們改善了確認已知與未知的能力,此時我們的已知與未知可能變成如下,即使此時我們的知識量仍然很少,但是我們自認為未知的部分幾乎都是真的未知,而自認為已知的部分則是充滿不確定性。

第三個限制是對於提取出記憶的反應控制,我們不是巴夫洛夫的狗,或是史金納箱中的老鼠,動物們是依照刺激與反應的行為而行動,我們作為人,有自己的想法與認知,在刺激與反應之間存在著空間,我們對於刺激是可以有選擇的,可以依據自己的意願與態度來選擇怎麼面對任何事情。但是,大部分的人們跳脫不出「有與無」的兩端,總是用二分法或是非黑即白的謬誤。這也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在往後有時間再來補充說明。

我們的偏誤可能發生在上述的任何一種或是多種組合,偏差的種類我們可以從統計上的說法來看,錯誤接受或是錯誤拒絕,前面所述的認知偏差都離不開這兩種。從改善錯誤的這個角度,想要歸納出少數、正面的建議方案,而想完美地改善自身,會有很多限制,因為是歸納所得,必然會碰到更多沒有考慮到的認知偏誤。或者我們可以如同《窮查理的普通常識》的第十一講所說的辨認出所有的人類誤判心理傾向,從拒絕清單的方式來避免走入惡性循環中。

如果我們能夠讓知識與經驗持續的增加,自認為已知中的已知就變成94%了,自然能夠更有效的做好事情。然而此時我們自以為的未知從前面一張圖的94%下降成50%,這代表了未知中的不確定性變高,我們又需要再精進認知能力了。這樣從一般人轉變成專家的過程,經過提升認知的能力與增加知識與經驗的品質,是一再地提升「能想」與「所想」這兩件事情。

圖十九、此時我們自以為的未知從前面一張圖的94%下降成50%,這代表了未知中的不確定性變高,需要再精進認知能力。

看來還有很多的知識需要學習,也需要在生活中實際體會,就先解釋到這裡,《有限理性》這本書後面還有「展望理論」的解釋,相當精彩,看看這篇的反應如何,我也希望能夠採用圖表方式來理解與解釋。

PS:

  1. 整篇幾乎都是新的創作了,若有興趣原始說法,請參見書籍。
  2. 圖片中提到了NLP的三個世界觀:刪減、扭曲、一般化,是想嘗試著從NLP的觀點來歸納,不見得是對的,但是有參考意義。也許該花時間看看原本的論文。

--

--

SeeJay Huang

熱衷於思考~邏輯、批判性思考、認知心理學、腦科學等等。目前研究批判性思考、雜阿含、金剛經、與行為經濟學。fb.me/seejay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