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反彈」效應與「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SeeJay Huang
3 min readMay 2, 2020

--

金剛經裡面的這句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一直是大家認為是經文中的核心觀點,但是對於它的解釋則沒有定論。這裡從孔茲的翻譯與心理學「矛盾反彈」效應來解釋,為何孔茲的翻譯符合心理學。

“Wherever there is possession of marks, there is fraud, wherever there is no-possession of no-marks there is no fraud. Hence the Tathagata is to be seen from no marks as marks.” (Edward Conze)。

我在這篇《為何我們應該分清楚事實與個人意見》用以下的圖來思考說謊者悖論,如果我們看不見文字或是看不見句子,則有看不見之處,然而我們的潛意識是可以看見全部的資訊,此時顯意識與潛意識不一致。用孔茲的話是 possession of no-marks,擁有非相。我畫的這個圖有點不符合,我們來用「矛盾反彈」效應校正一下。

「矛盾反彈」效應的現象是:失眠者越想入睡,就越難睡得著;節食者禁止自己攝取碳水化合物,卻變得成天想吃它;人在戀情受阻時,欲念就會加深。偉格納證明對於想法或是情緒,愈壓抑,愈持續;但是那個念頭,不見得是真相;避免矛盾反彈效應的方法,是放棄掌控自己內心想法和感受,坦然的接受各種負面想法!但是不要相信。(以上資訊來自《輕鬆駕馭意志力》)

因此,如果告訴自己「不要說謊」,反而念頭中都是「說謊」,就是 possession of no-marks,擁有非相,就會有所不見,讓念頭一直在「非相」、說謊上。

因此想要不被所見(marks)控制,就應該要「不擁有非相」,用孔茲的話來說是no-possession of no-marks。用偉格納心理學家的說法則是:放棄掌控自己內心想法和感受,坦然的接受各種負面想法!

而「得見如來」的英文是:“Hence the Tathagata is to be seen from no marks as marks.” 不正是接受「非相」,認識到負面觀點是沒有負面意涵的!那個 no marks 會來來去去,如實地去面對它,負面情緒就不會造成負擔,因此,是不控制的控制方式,仍然是悖論的形式。真是有趣~

等等~

「矛盾反彈」效應只提到負面念頭!如果是外來的訊息是正面的呢?例如對方真心的祝福!自己「以為」自己不值得被祝福!內心存在「非相」,或自己「以為」自己值得!或者我們該做的是「如實如見」,讓現在的自己與未來的自己是同樣的值得。

(特別注意,金剛經不見得就是這樣,這裡可能只是「確認偏誤」,刻意去找正面符合的證據!)

PS:這是我從批判性思考來看金剛經的一系列文章,從其他領域的知識來互相理解,是偏向主題式的閱讀,不追求整篇經文的通盤理解,重視怎麼從中領悟點東西。

--

--

SeeJay Huang
SeeJay Huang

Written by SeeJay Huang

熱衷於思考~邏輯、批判性思考、認知心理學、腦科學等等。目前研究批判性思考、雜阿含、金剛經、與行為經濟學。fb.me/seejaytalk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