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中的正見,超越二元的思維模式

SeeJay Huang
Sep 19, 2021

--

一切的見解從「存在」與「不存在」開始,也可以說「有、無」,它們是對立的最小組成單元,是二元思維的源頭。擴展來說,是從無到有,從有到非有,會讓人聯想出其他成員的文字都存在著這種制約現象,差別在喚起方式(促發、聯想)與強度不同而已,例如:東南西北、對聯、習慣用語也是這種制約,透過對立或是大腦的特性(首因效應、近因效應、框架效應等等)來增加被回想到的機率。

講到二元思維就不能不提雜阿含262經或是301經,它提到人們念頭依附於二邊,有或無的兩個極端,解釋了二元思維,解釋了怎麼超越它,以及為什麼可以的原因,它衍生出緣起法,用於逆順觀十二因緣,將看似無關的事情,用緣起串聯起來。

龍樹於《中論》提到「佛能滅有無,於化迦旃延,經中之所說,離有亦離無。」其中的化迦旃延經就是雜阿含301經。我這篇也是類似,想要重新來思考怎麼超越二元思維,就如同我在前一篇從群論來模仿人的想法與念頭,卻能見到水平與垂直思考,更能因此而發現原來我們有方法來超越矛盾、悖論、甚至雙重束縛。不過,我不只是想看負面的這個角度,雙重束縛是人們被念頭束縛而動彈不得,我更想要的是能否有正面的角度,來讓念頭強化人們的行動,就如同群論的第二序改變,不過對於此方向,還沒有頭緒;還是先來看二元思維的動力到底來自哪裡。

接下來每一節都會先有一小段的經文,然後是我的理解與補充,說法可能會與大家的認知有差距,這是難免的,畢竟兩千多年前的文字那麼的久遠了,請將注意力放在合不合於邏輯吧。

二元思維

世人顛倒依於二邊,若有、若無,世人取諸境界,心便計著。

當外在資訊進入人腦,在我們的意識空間形成時,人們會隨著記憶去依附或是執取,而形成與現實顛倒不一致的現象、錯誤地認定現實只能是有或者只能是無,不管如何總是會隨著自我、依附或是執取,而將念頭落於存在與不存在的對立的兩邊之一。不過佛經這裡的邊見是講斷見與常見,如果人們認為死了就一了百了,沒有輪迴存在是為斷見,若認為靈魂永遠存在是為常見。但是,我這裡擴展開來看所有二元對立,就如同我們會去分別戲劇角色不是好人就是壞人,但是就不會想到無善無惡、善惡兼具。畢竟講兩個事物之間的關係,如果不是完全對立,應該總共有四種組合,而不是只有兩種 (事實上,從貝氏機率考慮兩個事件的正面與反面來看,應該有十六種機率組合,如果再考慮進去機率分布則有無窮多種!)。

怎麼超越二元思維

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計於我,此苦生時生、滅時滅。迦旃延!於此不疑、不惑、不由於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見。

資訊進入腦中,(1). 如果內心能夠潛伏纏繞它而無情緒反應、無執取、無依附它們、沒有認為「它是我」、「它是我所有」、「我在它中」或「它在我中」,(2). 此時只剩下苦的逼迫(對立的資訊逼迫我們去執取),它於該升起時就升起,它該消滅時就消滅(此苦逼迫並沒有讓我們妥協)。(3). 對於此(前一句)不有疑惑與猶豫(此句話的另一種意思是:認為自己已經接受到正確的知識,與修行方法,所以認為自己可能做到,因此如所預期的體會到苦的生滅,會增強信心),(4). 過程中不依賴他人而能自己取得理解,是所謂正確的見解。

(1)不受、不取、不住、不計於我

例子!例子!我想到自己曾經有這樣的不執取的經驗,但是不知道有何差異,或許可以比較看看。請試著回想現在與過去來比較,我們內心已經不再樂意去做的那些行為,例如玩膩了遊戲而厭煩,熬夜追劇帶來第二天的煩躁;那些事情是從經驗而得到的改變,而佛陀的教導是從概念、見地,加上實修而來影響行為。前者是長時間被生活所逼不得不而被動地改變,後者是主動於腦中植入概念,讓改變沒有被察覺、而且不思而行。

但是這些例子的對象並沒有看到明顯的對立樣貌?我們來回溯觀察。看見遊戲後,讓我們想玩的原因,必須是因為我們內心有想玩的慾望,否則其他人為何不玩;戲劇要讓我們想繼續看下去,必然是因為「未完成的劇情」在我們內心逼迫成功。看來是「曝光效應」在人們的念頭建立了遊戲好玩與戲劇好看的關聯;內心有想玩想看的人們,他們的注意力因為被激發而投入,相繼投入遊戲後又被其遊戲化的手法而束縛;人們觀看戲劇後,被劇情的未完成效應帶動想繼續看下去的慾望所束縛。不過,至此還是沒有看出端倪呀!請繼續看下去。

所見的束縛來自能見

我們「所見」之中最明顯的是存在與不存在的二元對立,單獨遊戲本身沒有好玩的特性,只有當它與喜歡它的人們相遇才會生出,所以「好玩之物的集合」與「各個實體遊戲」單就好玩這個特質來說,實際它們的本質分別是不一樣的「存在好玩」與「不存在好玩」。因為人們的感受能力(能見)所致,「喜好」讓實體遊戲於人們的心中產生了「存在好玩感受」的束縛,讓實體遊戲直接被當作「好玩之物的集合」,用過往感受來重新體會;類比於「二元思維」類別與「善行與惡行」,是「二元分別」(能見)讓實際的善行,提升為抽象的「二元思維」,用來束縛人心。

分辨與感受的能力是第一個束縛,從實際事物抽取二元對立的觀點,例如遊戲的喜好與不喜好,善惡的二分法。意識清楚地感知到這個束縛,例如:苦(無法控制的事情)的逼迫、情緒帶來的衝動、欲求。

圖示一:將實際事物依附到抽象的某個屬性類別(用形容詞),例如「認為遊戲好玩」、「讀書無聊」

抽象或是歸納的能力是第二個束縛,提取過去的感受性質來直接作為當下的體會副本,可能是情緒或是解讀,例如從實體遊戲到擴大為好玩性質,帶動出過去好玩遊戲的感受。意識往往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束縛,而是無意識在背後作用,例如:刻板印象。

圖示二:講到好玩的抽象屬性,從記憶帶出過往的感受 (自行想像,待補)

戲劇也是如此。一集戲劇的結尾總是再次提醒觀眾未知的情節,相對於觀眾已經看過已知的情節,兩者二元對立產生了苦(不完滿)的逼迫,可以說是自我看法的逼迫,也可以說是以為一定不能不看到的逼迫,這三個觀念的轉變正好是從有苦、有我、有常的角度來看。

無執取怎麼做到呢?有苦的感受是真的(身體產生苦的感受是第一隻箭),但是我們可以選擇不受第二支箭(心可以不產生苦),我們可以選擇面對它的態度,我們只是有苦,而不是在受苦,心可以不受。從自我來講,我們只是大腦感受到苦的逼迫,那是大腦的反應,而不是你的反應。戲劇沒有看完也沒有什麼遺憾,隨時都可以停下來。這樣可以說是正見嗎?

五下分結

講到這裡還只是講了第一部分:「不受、不住、不取、不計於我」。如果從「五下分結」來想,它們是潛藏在人內心意識中的束縛,斬斷結縛才有機會解脫煩惱;分別是「有身見」、「戒禁取見」、「疑」、「瞋恚」、「貪欲」,第一部分很明顯就是瞋恚貪欲有身見;而第二部分:「此苦生時生、滅時滅」也很明顯用來避免第一部分的否定念頭可能造成的「矛盾反彈效應」,接受苦(不完滿、你無法控制的事情)是必然存在的;第三部分:「於此不疑、不惑」,正是斷除疑惑,只有當我們認為自己已經接受到正確的知識、修行方法,並且認為自己可能做到,才會有信心,也更會期待去體會到苦的生滅。第四部分:「不由於他而能自知」就沒有直接關聯,不過從現代的說法來講,等於是說別把你從他人學到的知識當作自己體會而來的,如果你無法用簡單的說法解釋給五歲小孩或是你的祖母理解,那麼你並沒有懂得那個道理,不然我們讀了那麼多的書,怎麼還是不懂呢。

原理

前面的分析是以無常、苦、無我的共通概念來觀察對象時,就可以看見問題所在。佛經上講到五蘊皆空時總是用這樣的方式,所以接下來就看到「如實正觀」世間的集與滅。但是只有兩句,有點少呀!

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

是何種原因導致人們能夠不去執取呢?對於世間的建構過程,以正確的方式觀察如實(會形成「世界是存在」的見解),就不會同時生出對立那方「世界不存在」的見解。對於世間的滅壞,以正確的方式觀察如實(會形成「世界是不存在」的見解),就不會同時升起對立的那方「世界存在」的見解。這樣我們得以不受到對立他者干擾,而能夠做出正確的理解。

我看不太懂!之前以為只是如實知見,以為重點在「如實正知見」。怎樣的觀察方式是如實正知見呢?最好用大家能夠體會的例子來說明。還是來看遊戲進入人腦的時刻,我們來看兩種人,一種喜歡,一種不喜歡;當喜歡遊戲的念頭出現,如實正知見這個世間的建構,會發現什麼?以客觀角度來看(這是無我),是因為「自我」喜好所致;當不喜歡遊戲的念頭出現,也是「自我」的不喜好所致。

說明一下,「正見」常常與無常、苦、無我一起配合觀察,這三者是人們對於事物所見到的共相,從邏輯上講,它們是所有法(心的對象)的最高層(究竟)本質,因而依此三者,我們能夠看見正確的事實。

圖示正見,與三共相為何有用,出離

以上述的任一種如實正知見,去看有自我存在的世間建構過後,會發現我們在一個「有自我存在的世界」,而不會同時生起矛盾的「自我不存在的世界」;反之當我們去看這個世間的消滅過後,我們在一個「自我不存在的世界」,而不會同時生起矛盾的「有自我存在的世界」;這個樣子,我們等同切換於兩個互相矛盾的世界,這很奇怪,我們發現了:自我不是永遠存在,而是隨著世界消滅而消滅。那麼就是說自我無法掌控所有世界(例如有意識的自我在睡覺期間沒有選擇能力,注意力切換也是)。

用前面所述超越的方式,不執取錯誤的自我,隨著這個無我的新想法建構新世間的生滅,而不與其中的自我起舞,變成只有一個「無執取,隨著自我生滅的世界」,當這個世間敗壞,則內心進入平靜狀態。那個世界仍然有自我,但是他再也不會讓世界敗壞,而讓內心切換於顛倒的世界。

順帶一提,既然內心不執取、不依附、沒有錯誤的自我,苦受與樂受不再強烈的讓人難以改變行為;沒有了「樂受」消失時的和合欲,來讓自己一直在舒適圈,因而拖延了行動;也沒有了「苦受」來臨時的乖離欲,來讓人感受恐懼,而不願行動。是以修習不苦不樂受或是捨受能夠讓人更自在的改變行為。

二元思維與緣起法

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

因此如實地(如來)迴避一組二邊(二元思維,常見、斷見)的苦逼迫,透過中道而說。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當一般人有二元思維時,念頭中有善,必然有惡的念頭存在,隨著各種狀況依附於對立念頭而生滅轉換,念頭有生,而緣老、病、死等等。當人們能夠超越二元思維時,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沒有無明,所以不會造作,最終而能苦滅。

緣生與緣起的不同點

似乎上述並沒有抓住核心,這個「緣」到底是什麼?

無明緣行,用二元思維來講是:自以為明而行?這太難感受到了,或許可以從十二因緣的中段來講比較容易體會:「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

將前面講的「住」解釋為依附,而「取」解釋為「執取」,以下圖來解釋五蘊,當我們以色蘊來講,看見實際物質案例,我們會看見物質的特性,例如顏色、大小、遠近等等;當我們以受蘊來講,感受到實際感受實例時,我們會感受到樂受、苦受、憂受、喜受、捨受。

如果不執取或是不依附於五蘊,那些五蘊就只是五蘊,否則變成五取蘊。

我的猜測來了,當人腦中的執取因為我們的直覺、記憶、意識等等而產生緣起(屬性替代),這個緣所生法(緣生法)就轉變了。

拿前面講的遊戲來講,遊戲本身沒有好玩的屬性,是因為我們的感受所致;而當我們因為常常玩而誤以為我們愛玩。這樣是否是受緣愛呢?這樣從一個抽象屬性變換到另一個更大的屬性。

到此已將經文的解釋得差不多了,只剩下逆觀的部分了。不過看來是很直覺的,沒有什麼難處才是。後續反而是想要講超越、般若的概念。很不容易,竟然講了那麼多!能看到這裡的應該自己鼓勵一下自己。

經文是否離於兩邊呢?

講到這裡,我們已經大約了解經文在講什麼了,初看它有兩個重點,什麼是二元思維,有何缺點(世人取諸境界,心便計著),怎麼超越它(不住、不取…)。但是這樣有問題呀!有看見嗎?因為這樣子來看內容的建議與內容本身產生偏頗,精簡過程來發現問題所在:

  1. 執取二元思維的問題
  2. 超越二元思維的方法

這內容從問題來找解決方案,這樣的方式受限於問題!如果此問題只涵蓋了真正問題的部分,那麼找出來的解決方案也只是片面的。

所以從超越來講,我們應該看二元思維的問題類型是什麼,從更高層的角度來看問題,俗語說問對問題才能真正解決根本的問題。佛陀的目的是解脫,逆觀十二因緣確實發現了四聖諦與八正道能夠幫助解脫於痛苦,但是二元思維的對立面是什麼呢?是不確定性?要再想想。

從目的轉變到超脫目的

佛經的超越有無是為了解脫或是獲得平靜的涅槃。這個目標幾乎只能在定中才有機會,對於日常生活呢?

當然,我們不能這樣來評價說佛經的說法不能用於日常生活,我們需要的是他的思考框架!或者說我們也不是需要他的思考框架,我們需要的是從他的思考框架來思考。

改變目的,將從痛苦解脫的平靜改為邁向正向情緒的快樂,這是前幾年令人失望的「吸引力法則」、「正向思考」在做的事情。

超脫來看,我們應該跳脫二元思維,兩方面沒有對與錯,他們都是提出認為可行的方法,那麼為何不合在一起做撒尿牛丸!(周星馳的食神劇情)

以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為例,它所建議的觀念是分清楚事實與個人想法,前者是事實判斷,後者價值判斷。這也是二元!怎麼合而為一呢?

當我們混淆了事實與個人看法,看見了「現實」(reality),它可能是當下的想法的實際例子,或者是呈現為抽象的概念。以三共相、正確的觀念去如實的看待上述的「現實」(個人看待事實為個人看法的現況實例),接受當下的自己,反而能解決混淆的問題。

更為廣泛的運用,是這個方法WOOP。作者歐廷珍(Gabriele Oettingen)於《正向思考不是你想的那樣》提出的心智對比(mental contrasting)。至於它的細節與我認為的關鍵,下次再來講吧!

超越「超越的方法」

上述超越的過程仰賴一個正確的般若波羅蜜,至高的正確觀念!能否超越這個超越方法?先了解它是什麼吧!

三共相是無常、苦、無我(有人說空也是,這太多意思,有點難解下去,先不列入),這是觀察心的對象而得到的法(心的對象中所存在共通的本質)。怎麼超越它呢?如果本篇所說方法有用,也應該可以超越它!

例如每個人的人生(實際情況)都「不一樣」,所以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無常的;因此每個人的人生(屬性)都「一樣」變化多端。如果我們搞不清楚上述句子中的人生是指實際情況、還是屬性,就會錯誤的推論。這個問題在於:大腦是否對於正確觀念有深刻的理解!你能否提出新的共相!那麼它就可以拿來超越。

三共相是否有適用範圍呢?似乎沒有,他們是無為的,可是有為(conditioned)沒有比較差,只要能夠運用而獲得好處,有為法就是有其適用範圍而已,人生中的經驗哪個沒有適用範圍,而人們如果忘記此限制,必然在某個時刻會遭遇挫折。誤解限制也是大問題,就如同「若非Q則非P」邏輯等效於「若P則Q」,可是人們總是用因果律來推論。

我們這裡要縮小大家對於三共相的認知,只限制來自大腦的特性,而不是萬事萬物,這樣更能夠有可用的答案。

對於這個問題,目前我還沒有答案,但是我們可以參考很多大腦的特性:

  1. 大腦的資源是有限的,工作記憶數量少,因此變化的數量有限,因為在有限的時間內,念頭所及有限數量有限制。會疲勞,要睡眠、休息,要利用外部工具。
  2. 有記憶,也就有業力作用,反過來講是可成長。二元思維也是記憶,雖是限制也能幫助自己。
  3. 有後設認知,注意力,反饋路徑來讓訊號收斂或是發散
  4. 有直覺反應的能力與緩慢而縝密思考的能力
  5. 時間!三共相是長期而言,短期呢?

不論是正觀、或是叫做正見,這裡發現了一個很簡單的圖示來解釋,就是將你的想法放置在絕對正確的概念之下來分析。佛陀說的是三共相:無常、苦、無我,但是你需要先正確地了解這三者是指什麼前提,否則無用。生在現代的我們,我們可以運用新的正確觀點太多了,不是嗎?

自我指涉,來看自己怎麼讀佛經、其他

那麼怎麼正確地來看閱讀佛經這件事呢?應該用什麼最究竟的、正確的觀點呢?

還是問對問題!不是從你看到的問題來找答案,你看到的問題只是以你的能力所見而制約的視角。

從這個問題往般若方向放大,等於往高層次、抽象、概念、問題類型、領域,能夠涵蓋此問題的觀點,也要反方向縮小,直接從究竟這個領域已知正確的觀點來落實運用,排除錯誤。

這樣往屬性、性質、概念,多次的生出正確的概念,往實際行為、念頭、想法、情緒反應、感受、依附、執取等等來滅掉錯誤的實際案例。這過程中會發現兩者之間的「緣生」,而跨概念的「緣起」,這緣起可以想成認知偏誤的「屬性替代」[7],而這屬性替代又導致其他的緣生。

就講到這裡吧!似乎發散到難以收拾了。

節錄

雜阿含262或是301經有類似的內容,301經又稱為迦旃延氏經,在講何謂正見,正確的見解。

阿難語闡陀言:
「我親從佛聞,教摩訶迦旃延,言:『世人顛倒,依於二邊:若有、若無,世人取諸境界,心便計著。
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計於我,此苦生時生,滅時滅。
迦旃延!於此不疑、不惑,不由於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見如來所說,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
迦旃延!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1]

「世間有二種依:若有、若無,為取所觸;取所觸故,或依有,或依無。
若無此取者,心、境繫著使不取、不住、不計我,苦生而生,苦滅而滅,於彼不疑、不惑,不由於他而自知,是名正見,是名如來所施設正見。
所以者何?世間集,如實正知見,若世間無者不有;世間滅,如實正知見,若世間有者無有,是名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2]

參考資料

  1. 雜阿含262經 (buddhason.org),阿難對闡陀解釋如來離於二邊,說中道與緣起。
  2. 雜阿含301經 (buddhason.org),如來解釋正見,離於二邊,說中道與緣起。迦旃延氏經。
  3. 相應部12相應15經/迦旃延氏經,SN.12.15 (buddhason.org)
  4. 〈迦旃延氏經〉梵漢對照及其不二中道學理。mag542521.pdf (ntu.edu.tw)
  5. 略探闡陀比丘「知法、不喜聞法、見法」之原因。
  6. 知如實 見如實 — 原始佛法~林居禪園 (wordpress.com)
  7. 偏見、捷思法與認知偏誤 | Medium | SeeJay Huang。
  8. 雜阿含287經(buddhason.org),緣起發現的過程,順逆觀的集與滅。

--

--

SeeJay Huang
SeeJay Huang

Written by SeeJay Huang

熱衷於思考~邏輯、批判性思考、認知心理學、腦科學等等。目前研究批判性思考、雜阿含、金剛經、與行為經濟學。fb.me/seejaytalk

No responses yet